在可靠性研究中,電子產品故障率曲線的特性是兩端高,而中間低,有些像浴盆,所以稱其為“浴盆曲線”。
那么什么是“浴盆曲線”呢?
“浴盆曲線”(Bathtub curve)是指產品從投入到報廢為止的整個壽命周期內,其可靠性的變化呈現一定的規律。如果取產品的失效率作為產品的可靠性特征值,它是以使用時間為橫坐標,以失效率為縱坐標的一條曲線,曲線的形狀呈兩頭高,中間低,有些像浴盆,所以稱為“浴盆曲線”,曲線具有明顯的階段性,失效率隨使用時間變化分為三個階段:早期失效期、偶然失效期和耗損失效期。
第一階段是早期失效期:表明產品在開始使用時,失效率很高,但隨著產品工作時間的增加,失效率迅速降低,這一階段失效的原因大多是由于設計、原材料和制造過程中的缺陷造成的。
第二階段是偶發故障期:特點是失效率較低且穩定,偶然失效主要原因是質量缺陷、材料弱點、用戶使用環境、操作不當等因素引起。
第三階段是磨損故障期:該階段的失效率隨時間的延長而急速增加,主要由產品磨損、疲勞、老化和耗損等原因造成。
基于投入使用時電子產品的浴盆曲線,我們希望提高產品的使用壽命,就需要降低產品的器件在使用期內的失效率,從而提高產品的可靠性,因此可靠性的目標就是為了改變這條浴盆曲線的趨勢和故障發生的階段進而解決缺陷以及故障的預防和糾正,從而使故障或缺陷不發生或盡可能的少發生。而老化測試正是為了解決第一階段的早期失效期而定的對策,通過在產品正式投入市場前的試運轉,制造商可以及早剔除掉不合格品,發現并修正故障,提高產品的穩定性。